
基本信息:
1986年10月、中共党员、天津市、教授、硕士导师、双师型教师、电子工程学院纪委委员、通信系教工党支部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
未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5G 网络架构
教育背景:
2009年9月-2016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保送直博),通信与信息系统,下一代互联网互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科(院士)。
工作经历:
2016年1月至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师
获奖情况:
(1)2022年5月,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2020年11月,指导学生获2020年第九届天津市大学生人工智能电脑鼠竞赛三等奖,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3)2020年10月28日,基于地理与网络空间的网络安全事件可视化展示解决方案,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天津赛区三等奖,天津市科技局。(省部级,排名第一)
(4)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三届智能汽车竞赛获华北地区二等奖(5)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智能汽车竞赛获华北地区二等奖。
(5)2017年12月,轨道交通智能广播系统研制及产业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排名第三)
(6)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IEEE电脑鼠走迷宫大赛天津市三等奖。
(7)2017-2023年每年学院年度考评为优秀。
(8)2017-2023年连续7年均获得A级教师。
(9)2017年获学校“红烛故事会”优秀奖。
学术论文:
(1)一种智慧协同网络多参数的多路径路由算法[J].电子学报,2015年(EI);
(2)Study on Distributed Routing Management Method of Smart and Cooperative Network,2017年(SCI);
(3)Sound-Based Improved DenseNet Conveyor Belt Longitudinal Tear Detection,2022年10月(SCI一区,已检索, IF: 3.9);
(4)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of Conveyor Belt Based on Improved Nanodet,2023年11月(SCI一区,已检索, IF: 3.9);
(5)Coal flow detection of belt conveyor based on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laser,2023年11月(SCI一区,已检索, IF: 3.9);
(6)An identification based network link backup method,2023年10月(CNKI检索);
(7)Super node routing strategy i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2015年(EI期刊、核心期刊);
(8)基于智慧协同网络的传感网络安全备份方法.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7年3月(EI期刊);
(9)智慧协同网络族群的分布式管理机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5月(期刊);
(10)NDN中名称查找方法对比.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1)Development of Route Improvement Mechanisms for ND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Research,2020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2)Estimation of Content Spread on ND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Research,2020年9月(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3)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中国宽带,2022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4)中职学校“大数据概论”课程体系构建.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5)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密集人群检测算法.微计算机信息,2020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6)中职学校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系统.文存阅刊,2021年(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17)Hazard source detection of longitudinal tearing of conveyor bel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PLoS ONE,2023年(SCI二区,已检索,IF:3.752);
(18)基于噪声子空间特性的波束形成器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1年(EI、核心期刊,IF:1.125)。
主持课题:
(1)多媒体大模型驱动的雷达伪实测数据生成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25年1月-2027年12月;
(2)基于标识的网络路由策略研究,国家级中国智库青年人才项目,主持,2022年6月-2023年4月;
(3)面向*场环境监测和士兵急救的*用智能穿戴设备及其网络研究,国家级重点项目,主持,2019年10月-2022年10月;
(4)《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与实现,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主持,2018年12月-2022年2月;
(5)《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主持,2018年12月-2023年6月;
(6)《嵌入式编程》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主持,2018,年12月-今;
(7)网络安全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主持,2017年9月-2018年8月;
(8)多视点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在线检测系统图像快速校正算法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主持,2017年9月-2018年8月;
(9)基于新型标识网络技术的多参数多路径路由优化方案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2017年6月-2018年3月;
(10)基于新型标识网络技术的多参数多路径路由优化方案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2017年6月-2018年3月;
(11)基于5G网络的智慧可信网络安全机制研究,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主持,2017年3月-2022年11月;
(12)天津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研究,天津市政工程规划设计院,主持,2017年3月-2021年12月;
(13)基于5G网络的智慧可信网络安全机制研究,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主持,2017年3月-2022年11月;
(14)天津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研究,天津市政工程规划设计院,主持,2017年3月-2021年12月;
(15)智慧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人才启动项目,主持,2016年6月-2018年3月;·
发明专利:
(1)2021年,国家发明专利,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第一发明人,已授权;
(2)2022年,国家发明专利,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第一发明人,完成2次审查答复;
(3)2011年,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接口支持异构切换的方法,第六发明人,已授权;
(4)2011年,国家发明专利,实现移动接入网关可靠性的保障方法,第五发明人,已授权。
参与课题:
(1)2016年9月-2019年9月参与基于物联网的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天津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2)2016年9月-2018年3月参与高校危险化学品使用及防护知识普及项目 天津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科普项目;
(3)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轨道交通智能广播系统研制及产业化,横向项目;
(4)2013年1月-2017年,参与(骨干)智慧协同网络理论基础研究,国家级重点项目973项目;
(5)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分离机制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2008年1月-2012年12月参与(骨干)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国家级重点项目973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