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首页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日期:2025年09月26日 16:55 来源: 作者: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信、电科、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内各高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和计算一些相关的工程应用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

(一)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

1 信号及其描述方法

2 信号的运算

3 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

(二)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1、 系统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经典求解

2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及其性质

3 卷积、卷积的性质及卷积的计算方法

4 系统函数的求解方法

(三)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3 抽样信号、抽样信号的频谱、抽样定理及其应用

4 周期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5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6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

7 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四)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描述及其运算

2 离散卷积及其性质

3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

4 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法

5 Z变换及其性质,逆Z变换

6 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法

(五)系统函数

1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响应的关系

2 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判断

3 系统的方框图、信号流图表示法及系统模拟

(六)连续与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1 状态、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

2 状态方程的建立(连续与离散)

3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4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5 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分为简答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占2025% ,一般计算题占6070% ,综合计算题占1520% 。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吴大正主编。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电子信息专业、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电子与信息方向)

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内容比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0%

二、参考教材

1.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六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六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1.半导体器件

内容提示: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电流分配关系,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

2.基本放大电路

内容提示:基本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分压式射极偏置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微变等效电路的绘制,电压放大倍数AvAvs,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的计算,图解分析法的应用,非线性失真的分析方法和改善措施,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反馈的基本概念,四种基本反馈类型的判别,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器放大倍数的估算,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OTL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电流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差分式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差分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的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vc,共模输入电阻Ric的计算,共模抑制比KCMR的计算。

3.集成运算放大器

内容提示: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主要参数、电压传输特性、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虚短”和“虚断”两个重要概念。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的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微分运算和积分运算的分析计算。

4.信号产生电路

内容提示: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RC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计算,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各种正弦波振荡电路能否正常振荡,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电压比较器、方波产生电路、锯齿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5.直流稳压电源

内容提示: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波形分析,单相整流电路(半波、全波、桥式)主要参数的计算,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应用。

(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1.数字逻辑基础

内容提示:数制、码制的概念,不同数制和数码(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BCD码)间的相互转换,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逻辑电路图、逻辑函数表达式、真值表、时序图、卡诺图)及其相互转换,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则,最小项的定义和性质,逻辑函数的化简(代数法、卡诺图法)。

2.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内容提示: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常用集成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同或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开路门(OD门)和三态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CMOS传输门的应用,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集成电路(半加器、全加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数值比较器)的逻辑功能,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实现扩展的设计方法,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3.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内容提示:双稳态的概念,常用锁存器和触发器(如基本SR锁存器、D锁存器与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的结构特点、功能分析及其应用,不同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逻辑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常用时序逻辑器件(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分析及应用,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分析和设计。

4.存储器

内容提示:半导体存储器(RAMROM)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字、位、地址、数据、存储容量等基本概念,存储器的扩展。

5.脉冲波形的变换和产生电路

内容提示:脉冲波形的变换和产生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及波形分析,555定时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及波形分析。

6.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内容提示: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简单应用。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电路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对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性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分析方法等,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

1、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路模型。基本变量及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元件的联接,Y-Δ接互换。电路的化简。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3、常用网络分析法
    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网络图论知识,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4、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5、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与计算。
6、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量的振幅、频率与相位及有效值。相量分析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图。RLC元件的相量电路、相量表达式、相量图。感抗、容抗、感纳,容纳的概念及与频率的关系。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及其欧姆定律。以阻抗或导纳判断电路的性质。简单及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能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最大功率传输。
    串联、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频率特性。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7、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互感及互感电压,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的伏一安关系式。同名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去耦。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理想变压器与全耦合变压器。
8、三相交流电路
  三相电源,相序,星形、三角形联接。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瞬时功率,视在功率。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9、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
  周期性非正弦函数的付里叶级数,波形的对称性与付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绝对平均值及电路的功率。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计算。
10、双口网络
   双口网络概述。双口网络的ZYHT参数。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联接。回转器。负阻抗变换器。
11、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定则。一阶动态电路,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阶跃响应,冲激响应。卷积积分(*)
12、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三种特征根及三种电路工作状态。初始值的确定。二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13、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几个基本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氏反变换。电路分析的拉氏变换法。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网络函数零、极点分布,极点与单位冲激响应的关系。
14、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电路的状态、状态变量及状态方程。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频域解法。(*)
15、非线性电阻电路
非线性电路的概念。图解法。小信号分析法。分段线性分析法。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分为简答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占2025% ,一般计算题占6070% ,综合计算题占1520% 。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李瀚荪主编。电路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因此要求考生必须较好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的分析方法;并应了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通信系统中各种调制、解调原理,掌握基本信源、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原理和方 法,能够对各种系统进行抗噪声性能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性能指标较高的适用的通信系统。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在通信领域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

1、通信的基本概念:定义,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性能分析指标。

2、信道特性:恒参和变参信道,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信道中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公式应用。

3、模拟通信系统:调制的概念和分类、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调制和解调方法,带宽和功率的计算,噪声性能分析。频分复用。

4、信源编码:抽样定理;PCMΔM的编译码原理,噪声性能分析;PCM ΔM的改进 型;时分复用基本概念。

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基带传输特性设计,基带传输带宽计算,奈奎斯特准则,眼图和均衡,部分响应技术。

6、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产生和解调方法。各种数字调制的带宽计算。二进制和四进制数字调相的波形分析。最佳接收基本概念、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器的概念,二进制调制系统最佳接收机性能分析。

7、现代数字调制技术;MSKQAMπ4-QPSKOQPSK,扩频通信等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方法,码分多址的基本概念。

8、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及网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10%)

9、信道编码: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的关系,差错控制技术,几种常用的检错码,掌握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实现方法,了解卷积码的基本 概念。

10、了解移动通信、光通信的基本知识及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发展动态。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分为简答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占2025% ,一般计算题占6070% ,综合计算题占1520% 。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张会生主编,《通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