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简介 | 学院机构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 科研设备 | 教学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相关下载 | 实验实训中心 | 合作办学 |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学术硕士点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概况 
 学科带头人 
 研究生导师 
 学术硕士点 
 专业硕士点 
 创新平台 
  学术硕士点

学术型硕士点

专业代码:081000 专业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1)微波和毫米波电路与天线;

2)电磁超材料;

3)太赫兹测试技术;

4)太赫兹超材料器件;

5)高精度定位与信息处理;

6)图像处理与机器深度学习;

7)飞秒激光超快光学研究;

8)光学系统设计、新型激光器设计研究。

硕士指导教师(按照姓名拼音顺序排列):曹继华、丁学文、冯立营、姬五胜、姜德宁、孔维敬、李碧原、李莉、李泉、李士心、李彤、刘芬、刘颖、苗笛、倪晓昌、裴志军、王光伟、王锦、王利强、王林年、王爽、王雅欣、薛召军、于万霞、张骥祥、张健、张军。

二、专业特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属于工学门类。主要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的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和识别等,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各个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 与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

本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培育学科。于2006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3月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天线与微波技术、遥测与导航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机器视觉与智能信息处理、光学应用与太赫兹技术四个主要学科方向。本学科拥有天津市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工程中心、遥感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先进光磁电材料研究中心、毫米波技术实验室、太核磁技术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

三、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必须完成专业技能实践(电子课综合实验)、科研与教学实践、体育与劳动及学术活动等实践环节。主要课程包括数值分析、矩阵论、雷达信号处理、现代数字通信、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通信网理论、信息压缩与编码、机器学习、随机信号分析等。

学位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要求应依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津职师大研发20102号)文件执行。

四、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近五年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承担纵向、横向等科研项目共计145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科研项目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共计24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80余篇。授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通过十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在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天线、太赫兹超材料器件与测试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颇具特色。

五、就业方向

本学科近年来就业形势良好,硕士生就业率为100%,其中,硕士生主要就业去向为中职院校、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本网站版权归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编:300222
电话:02228181027   EMAIL:caojihua@sina.com